疫情停課兒童易做低頭族 網癮情況引關注

疫情下,中小學停課多時,不少學生被逼日日「宅」在家。除了上網課要經常盯著電腦屏幕之外,由於無法經常外出遊玩,平日在家也只能滑手機解悶做「低頭族」。孩子變成網癮青年,沉迷玩手機,讓不少家長大呼「頭痕」。

2020 年 2 月由理工大學、教育大學、東華學院及澳洲紐卡素大學針對香港兒童及青少年沉迷手機的情況共同開展的研究組成了一個七人醫護團隊,團隊以問卷形式訪問了荃灣區、葵青區、觀塘區及油尖旺區內 15 間中小學,超過 1900 名年齡介乎七至十七歲學生,分析學童使用手提電話的情況,以及他們的睡眠質素與情緒狀況,並於「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學術期刊上發表了研究結果。

結果顯示,學生平均每日使用手機約 2-3.5 小時,並且有沉迷上網及手機上癮的情況出現。最多學童在問卷中同意「不能忍受沒有智能手機」、「即使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我也不會放棄使用手機」,顯示手提電話在疫情下已成為學童生活的一部分,並且亦已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實驗結果顯示,有些學童不但過分依賴手機,以致出現上癮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影響視力。除了兒童之外,成年人及年長者都應留意電子產品對眼睛帶來的影響,定期檢查視力能夠及早預防或發現青光眼、黃斑病濕老年黃斑病等眼疾。

Related Posts